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响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响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Slide 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3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3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3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3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3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3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3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3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3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3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4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4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4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4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4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4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4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4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4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4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5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5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5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5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5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5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5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5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5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5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6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6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6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6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6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6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6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6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6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6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7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7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7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7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7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7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7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7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7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7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8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8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8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8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8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8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8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8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8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8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9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9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9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9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9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9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9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9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9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9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0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0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0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0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0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0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0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0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0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0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1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1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1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1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1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1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1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1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1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1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2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2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2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2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2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2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2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2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2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2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3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3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3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3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3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3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3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3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3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3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4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4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4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4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4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4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4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4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4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4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5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5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5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5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5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5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5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5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5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5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6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6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6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6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6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6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6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6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6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6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7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7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7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7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7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7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7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7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7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7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8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8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8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8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8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8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8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8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8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8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9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9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9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9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9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9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9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9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9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19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0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0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0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0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0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0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0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0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0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0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1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1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1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1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1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1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1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1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1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1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2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2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2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2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2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2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2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2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2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2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3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3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3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3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3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3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3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3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3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3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4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4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4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4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4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4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4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4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4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4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5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5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5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5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5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5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56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57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58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59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60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61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62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63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64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


Slide 265

2011年高考备考研讨

2011年3月

高考生物科考试的目的
 为高校选拔人才
 指导高中生物教学

 推行素质教育
 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考试目的
考试实施

考试说明
阅卷评分

命题
(编题、筛选、测试)
题库

统计分析

编制试卷

报告结果
测试或审查

一、指导生物高考复习的依据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和高中教材(人教版和中图版
等多版本)为重要参考,分析研究近几年年高
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
定复习策略。
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

考 试 纲 要( 说 明)

高考试题

1.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二)考试能力要求
(三)考试范围
(四)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
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0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目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省考试说明为依据。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
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
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
本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的含义
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
需的生物学科知识、探究能力以及
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
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
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
能力。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
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生物
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也
是高考评价的核心目标。

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目的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
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
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考查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知识是高
考生物试卷的共同特点。高考命题
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并不是削
弱生物学基础知识在形成生物学素
养方面的作用,而是从运用知识的
层次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试题解读
(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
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人双缩服
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
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 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题重点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
糖和蛋白质,同时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组
成以及酶的特性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2009年山东理综)3.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
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
反馈调节
本题属识图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依据图中提供的信
息,对人体细胞间信息的传
递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10年山东理综)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点,
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但均
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
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
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
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依托于于教材的基础知
识中。

●虽然题量有限,但是试题尽力通过
一个题目综合考察几个知识点,以此
增大考查的覆盖面。
●试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
忆,而是能够理解和应用.

3、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
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生物试题的难度设计和控制
试题难度易、中、难的题数比例为: 1:2:1,
难度值在0.7以上的是容易题,在0.4-0.7之间的是
中档题,在0.4以下的是难题。按照命题者的经验,
试题难度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关。一
般情况下,纯记忆试题比较容易,需要理解的题目
较难,需要提取信息和创造应用的题目更难。就选
择题而言,教材有现成答案的题目容易,单元间综
合题较难;题干问题一般化的题目简单,题干问题
具体化的题目较难;备选项相似程度差别小的题目
简单,备选项差别大的题目较难。非选题的难度受
基础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影响,现在考试中基础题
反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其次是命题缺陷型、综
合分析型和信息转换型的题目。
试题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高校选拔学生,对中
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能力要求
10

07

08、09

1、理解能力

1、理解能力

1、获取与处理
信息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
能力
3、综合运用的
能力

2、实验与探究
能力
3、获取信息的
能力

2、理解与综合
运用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 4、综合运用的
能力
能力

3、实验与探究
能力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09年山东理综)2.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表
达的结果。下列属于奢侈基因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
B.ATP合成酶基因
C.DNA解旋酶基因
D.核糖体蛋白基因
细胞分化----基因选择表达----细胞形态功能的不同

(2010年山东理综)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隔离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及它们
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
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
图表是生物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习
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因
此常以图表材料为背景,要求利用所学知识对
图表信息进行分析作答,从而考查学生的识图
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较好的区分
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象曲线图、柱形图、
示意图、流程图和系谱图等都是试题内容的呈
现形式。这类题将无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
点。

2009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27(1)、
34、35 ;
2010年山东卷图示类信息
题:第3、6、8、26、27、 34、
35。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
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生物多样性的观点

(2009年山东理综)1.真核细胞单位面积
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
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
B.造血T细胞
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
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
代谢水平的差异。且据已有的知识获得细胞的代谢越
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生物学观点。即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所给的课外材料中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
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因此要求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更要走出
课本,放眼生活和科学的方方面面 ,让知识
“鲜活”起来。因此“死学习、学死习”是行
不通的。夯实基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相关课外
材料的搜集与熟悉,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
的理解、把握能力,使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的生物学新进展,重视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对人
才素质的新要求,包括获取信息、处
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方面。考试说明
的2点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引
导学生提高此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
考查广泛存在于高考的各类试题中,
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010年山东理综)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

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能否从
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
口。

3.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这一能力是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总体要求,
其包括的范围最广。本项能力要求解决自然
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其解决问题
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近年高考中学生得
分较低的题大多是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

(2010年山东理综)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
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景,以
能量流动为考点。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
养级间逐级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
量损失过程。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
过程。该情景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
任何一种动物,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根据背景材料的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
点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
题的能力。

4.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能独立完成生物实验,包括

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
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
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
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
的一个亮点,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常见
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
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尤其是
实验设计是区分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
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较多,并且占的
分值也较大。复习时应指导考生掌握不同
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技巧,明确命题意图和
要求,克服思维定势。这项能力也是2011
年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难点。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在全面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突出
考查了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
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对一些简单的
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观察
案例: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调查是为了解真实情况进行考察,可以分为抽样调
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

调查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设想:明确调查的目
的.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2)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明确调查的步骤和日程、调
查的方法和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表达与交流调查结论
典型案例: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假说演绎
典型案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建立模型
典型案例:种群增长模型
系统分析
典型案例:生态系统有关内容就体现了系统分析法
的主要方面,如确定系统的边界、分析该系统的组
分和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研
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研究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发展变化 。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必修部分(一、二、三)选修部分(一、三)
2.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
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
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了解)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
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
推理和评价。(理解)

3.考试内容
(1)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知 识 内 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II
II
I
I
II
II
II
II



1-3

细胞的代谢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无丝分裂
(3)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II
II
II
II
II
II
I
I
II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的分化
(2)细胞的全能性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II
II
II
II

(2)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具体内
容标准” 删减的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模型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考试大纲“实验”相对课标“活动建议” 删减 的
内容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室
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搜集恶性肿瘤防治方面的资料
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搜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价其意义及伦理问题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资料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
稳态的维持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4) 考试大纲“知识内容”相对课标
“具体内容标准”选修部分的差别
选修一删掉: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选修三

删去了“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

2. 领会课标理念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学科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
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
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
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的送分题目,“易”
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是在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
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等。
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来体现
的。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
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新课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
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
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
各方面能力的。

(1)课标理念决定命题指导思想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有利于“提高生物科学素
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倡导研究性学
习”,要体现“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2)课标课程目标决定命题考试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的知识目标。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
括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参与社会决策;热爱
自然、珍爱生命;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
式等。
考纲和命题要体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搜集、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正确使用一般实验
器具和操作技能;理解、分析、推理、综合能力等
能力目标。
(3)课标要求决定考纲的知识内容要求和命题的难易
程度。

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
“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
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
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
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
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
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
生物进化观点。
“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
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
思和修改。

3、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命题原则
1.考试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课标,但又不拘泥于此
2.能力立意代替知识立意,强调科学认知方法
3.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4.突出考查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
5.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考查学科理解能力,
加重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6.力求以信息转换方式考查学生能力

高考试题设计
选择题类型:
单元内综合、单元间综合、单元内图象分
析、单元间图象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信息处理
 非选题类型:
注重设置多个设问,力求达到由浅到深,
由易及难的排列编制试题。或多个设问
虽没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但题目围绕一
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设问




实验题:
有的要求修正实验方案,有的要求设
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有
的要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有的
考查其中的2项或3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以考查实验步骤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及
实验结论分析的题目较多。
无论哪种类型的考查,都力求避开对
现成结论的记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背
景资料的分析,顺理成章的作出合理回答,
尽可能避免从背景中推出教材现成的程序
和结论;同时力求避免用材料做摆设,让
学生不用材料结合教材就能回答。

高考命题对备考复习的启示
高度重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掌握。
 必须掌握读图、析图、看图说话的步骤和方
法,掌握图形互换、图文互换的方法,学会
用生物学语言归纳分析各种图形信息。
 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提高迁移能力。
 学会分析、判断、评析生物现象和生命规律,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高考失分原因
知识性失分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理解不透,基
本生物事实不清,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
移和延伸能力。
 非知识性失分
技术性、工具性、规范性、情绪性。
 减少失分的策略
夯实基础、注重方法的总结和提炼、良
好的做题习惯。


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
合试题生物部分由必做题和选做题构成,共计73分。必做
题部分包括8个选择题(第1-8题)和2个非选择题(第2627题);选做题部分采用超量给题、限量选做的方式,考
生从2个题目(34题、35题)中任意选做1个答题。
第I卷

第Ⅱ卷·必做

第Ⅱ卷·选做

全卷

题数

8

2

2选1

10+1

分值

32分

33分

8分

73分

分值比例

43.8%

45.2%

11.0%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
细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
例的综合分析,属于模块间综合题。主要考
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
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
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
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
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
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本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为考
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和特征不同,
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
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
化、膜物理损伤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
情景中出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
质,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
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
因频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自然
选择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
合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
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
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适应环境
的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从而
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理解好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各要点的含义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3.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
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
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
线的综合,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单
纯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
性小分子物质通过单纯扩散(即方式a)运输,
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
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
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需要能量的
主动运输受阻,而与不需能量的单纯扩散
(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能否从图示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
破口。

4.下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
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物质组成、结构、
及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模块内单元间
综合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及综合运用能力。



【命题思路】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
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
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产生ATP,第一阶
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
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发生
在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因此C错误;只有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基础知识扎实,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对
比、分析、综合。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
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H+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
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
构无分解作用
【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为主要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与酶的
合成、物质的运输等的关系,属于模块内
单元间综合。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
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
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
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
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H+的运转方式是主动
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
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
们进行分解消化。

选项A考查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选
项B考查膜执行特定功能时的变化,选项C考
查物质运输的方式,选项D要联系细胞凋亡
的特点。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
析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
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以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为情
景,以能量流动为考点,属于模块内单元内
综合。教材仅给出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
递减的规律,并未给出详细的能量损失过程。
本题提供的情景材料就是这个过程。该情景
是一个普适模型,它可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
包括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根据背景材料的
信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
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
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
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
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大小无
法比较。③/②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
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
生长量。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题目中给出的名词的
含义,才能根据已有能量流动的知识进行系
统分析。

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
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命题立意】本题以放射性标记实验技术为
载体,综合考查细胞周期DNA复制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DNA、脱氧核苷酸链等概念间关
系的辨析 ,属于模块间综合题。

【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
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
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
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
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
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
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
性。
解答本题的知识储备是DNA分子的复制,
及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题干中
获取信息也尤为重要。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
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容易得到日最大捕获量

【命题立意】考查出生率和死
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分析,
也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变式
考查,属于模块内单元内综合
题。考查考纲要求的三种能力。



【解题思路】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
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
误;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
划生育的影响,因此B错误;该图可用于实
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
实际,因此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
日捕获量最多,因此D错误。

(三) II卷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II卷生物部分数据统计及分析
学科

题型

总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值

26

生物

必做

379605

15

8.79

0.586

27

生物

必做

379605

18

6.44

0.358

34

生物

2选1

66620

8

3.64

0.455

35

生物

2选1

312985

8

5.67

0.709




生物

选34题

66620

41

18.87

0.46

生物

选35题

312985

41

20.9

0.51




*
*

*注:有一部分生物选做题空白试卷被指派到34题批阅。

Ⅱ卷答题情况及分析
26.本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79分,难度0.586。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
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向传递的。
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
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
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__________。
[答案]
单(1分);神经递质(或递
质;乙酰胆碱,Ach)(1分);与受体结
合(受体是关键词)(2分);停止传导
(或消失;停止;抵消;消除)(1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第一空只有少部分考生不理解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错答成:
逆;双;反;正;相反;双向等等。答双向的原因是学生认为
“兴奋在一个神经纤维内的传导是双向的”,没有注意到题目
中的“传递”,只有在神经元之间才叫“传递”。
第二空的出错率比较低,但也有部分考生错答成神经末梢;感
受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等。

第三空的出错率比较高,部分考生答成作用于后膜;化学信号;
电信号;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神经递质与后膜相
结合等。答不出“受体”这一关键结构。
最后一空的出错率很高,抽查的20个考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
考生错答成:加倍;加强;增强;另有部分答成:继续传导;
继续向两边传导;分开;中和;反向传导等等。学生不知道神
经纤维兴奋之后,出现一个历时0.3毫秒的绝对不应期,即刚刚
产生一次兴奋在0.3毫秒内给予刺激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
经引起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
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答案]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或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中枢,冷觉中枢,温觉中枢。要强调答出中枢名称或答出中枢
的位置是“下丘脑”)(1分);甲状腺激素(或核心词甲状腺,
肾上腺;其它可能的正确答案如:T3,T4,E,ACTH,TRH,TSH,
CRH)(1分);神经-体液调节(2分)(或神经体液调节,神
经和体液调节)。

标准答案
(2)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下丘脑体温调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 大脑皮层 神经 下丘
脑,体温中枢,冷觉中枢, 脑分泌激素的细胞
节中枢
温觉中枢
甲状腺 垂体 效应器
注:答感受器或只答中枢或 中枢神经 下丘脑温觉
将中枢位置答成其它位置的
感受器 甲状腺和肾
不得分。
上腺
甲状腺激素
(或: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
素)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和肾上腺激素)
素 抗利尿激素 胰岛
注:只要有甲状腺或肾上腺 素
即得分(其它可能的正确答
案如:T3,T4,E,ACTH,
TRH,TSH,CRH

神经—体液调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 体温调节 神经-体液

液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反馈调节
注:体液-神经调节;神
神经-激素共同调节
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激素调
体液调节
节 体液调节不得分。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
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
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答案]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或胰岛素减少;
胰高血糖素增加;刺激A细胞分泌;A细胞分泌增加,B细胞分泌
减少)(2分)。

应激反应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上升,肾上腺素作用于肝
细胞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多次刺激后,可
以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伴随着胰岛素的降低。

(3)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胰岛素分
泌减少和
胰高血糖
素分泌增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
糖素增加、刺激A细
胞分泌、A细胞分泌
增 加、 B细胞分泌减
少。
注:刺激B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细胞分泌,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分泌,两者都增
加或都减少不得分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神经调节 肾上腺
激素分泌增多 外界刺激 神经
受刺激控制激素分泌异常 胰高
血糖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影
响作为兴奋刺激机体 神经冲动
甲状腺 大脑皮层 猴的应急反
应和新陈代谢 大脑皮层神经中
枢紊乱 胰岛分泌异常 肾上腺
分泌 肾上腺分泌过多使血糖升
高 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多次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内环境
紊乱 胰岛分泌多 屏幕影像的
刺 激 条件反射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
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匮乏。

[答案]下丘脑或垂体(或水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中枢,
渗透压调节中枢)(2分);抗利尿激素(或ADH;抗利
尿素;加压素;生压素)(2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下丘脑或(神经) 下丘脑、(神经)垂体
(任意一个即可)、水
垂体
(4)

盐调节中枢、水盐代谢
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考生出错情况
饮水中枢 交感神经 小脑
渗透压感受器 透压感受器
饮食中枢 脑干 水盐平衡中
枢 肾上腺控制

抗利尿激素(或: 抗利尿激素,抗利尿素, 渴觉 醛固酮 胰岛素
ADH,加压素,升压素 水平衡调节 性激素
ADH)
(注:促抗利尿激素不
得分)

27.本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44分,难度0.36。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
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
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
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
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和_______。F1雄
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

[答案]

(竖直画图示也对,4分)。

把a与b、A与B分别在画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画成A与b
连锁、a与B连锁;或A与a、a与B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写成基因型“aabb与AABB”。本题的难度很大,
平均分为1分。出错的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直线排列关系;不理解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的连锁关系,灰
体基因与长翅基因的连锁关系;没有正确的推导出F1的基
因型。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注:两空可颠
倒;染色体横
着写或竖着写
都得分

①只写基因型,不写染色体
②虽写染色体,但在染色体上所标基因
位置不对:
例如:把AA(或BB)基因写在同一条
染色体上:
有些考生把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写
在了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

有的考生把亲本显性个体表示成了杂合
体:
相当一部分考生把亲本的基因型写成了:

注:横着写或 部分考生写出了四种配子,把发生
竖着写都得分 互换的两种配子一起写了出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把两种配子写的间
隔距离太近,看不出表示的是两种
配子。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
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________和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
者的理由是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
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
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答案]X(1分);常(常染色体)(1分);刚毛与性别有关(交叉遗传)
(F1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与亲代相反。这种回答必须要答出“F1”
或者答出“与亲代相反”)(2分);EeXDXd(1分);EeXdY(1分);1/8
(2分)
第一空、第二空答反,另外把X染色体答成Y染色体。
第三空出现的主要错误是:性别不同性状不同;雌性为直刚毛,雄性为卷
刚毛,该性状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出现;翅型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
果蝇都是直翅;从部分考生答题看出,明明知道原因,但由于不能准确表
达而没有得分。例如一考生答“雌果蝇全是直刚毛,而雄果蝇全是卷刚毛,
只有XdXd ×XDY满足”,因为该考生没有答出是“F1中的……”或补充上
“与亲本相反”,而没有表达清楚原意导致失分。很多的考生是因为表述
不清楚而失掉了2分。

标准答案
X (染色体)
常(染色体)

刚毛性状
与性别有
关且每种
刚毛性状
(2) 雌雄均有
(或:交
叉遗传)

EeXDXd
EeXdY

1/8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倒
写,部分考生答Y染色体。
答案一:(去掉标准答案中 该空绝大数的考生不失分。只
“ 且 每 种 刚 毛 性 状 雌 雄 都 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思也得分
有” ) 刚毛与性别有关(或
交叉遗传)
②答案二:F1 (后)代雌性
为直刚毛,雄性为卷刚毛,
与亲代相反(该句可以不加)
注:只要答出交叉遗传的意
思也得分
注:X、Y不写不得分;X、Y 该空答案不考虑前后顺序。有
小写不得分
些考生写了双亲的基因型(如:
eeXdXd EEXDY);部分考生不
按照题目给定的基因符号做题
(如:AaXBXb AaXbY);有
的考生不写性染色体X和Y
(如:EeDd Eedd)
1/4 3/8

3/16 1/16 9/16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
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
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
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答案]①经诱变的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1分)
② F1自交(或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1分)
③统计F2代雄果蝇比例(或雄蝇致死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雄蝇比例)。
(1分)
Ⅰ:F2代雄蝇占1/3(或F2代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2:1)。(1分)
Ⅱ: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1/2之间(或F2代雌:雄蝇在1:1至2:1之间)。
(1分)
Ⅲ:F2代雄蝇占1/2(或F2雄:雌蝇=1:1;或雌雄数目相同)。(1分)

本小题空白或得零分的考生占到了58.7%。
解题的关键是考虑到一只经过诱变的雄
果蝇,在产生的众多精子中,少量的X染色
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结果的难度
(0.158)偏大。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考生出错情况

这只雄蝇与正
常雌蝇杂交

1分

①经诱导的(这只或该只)雄
蝇与正常的雌蝇杂交。
注:只要写“与杂交”就得分
,但不能写测交;不涉及数目
,若涉及数目不扣分,涉及致
死外的性状不给分;若答“显
性雌蝇”,必须答出“显性纯
合体雌蝇”,否则不得分。

①“正常雌果蝇”相当部分考
生答成“杂合雌蝇”“隐性纯
和雌蝇”“显性纯和雌
蝇”“经过辐射的雌蝇”

F1互交(或:
F1雌蝇与正常
雄蝇杂交)

1分

② F1互交、自交、F1雌蝇与正
常雄蝇杂交均得1分。
注:F1雌蝇与有诱变的雄蝇杂
交、测交、回交 均不得分。

②“F1互交、杂交或与正常
雄果蝇杂交”,考生答成了
“让F1雌蝇与该雄果蝇杂交”、
“让F1代中的雌蝇与亲本果蝇
回交”。许多考生只写到F1代,
就进行结果观察(按照评分细
则,该种情况的考生的结果预
测全对,也一律得0分)。

统计F2中雌蝇
所占比例(或:
统计F2中雌雄
蝇比例)

1分

③统计F2代雄蝇比例,或雄蝇
率,或雄蝇存活率,或F2代雌
雄蝇比例。
注:统计后代的情况不给分;
若无“F2代”,但实验步骤中
必须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否
则不给分;凡是实验步骤中没
有杂交到F2代的意思,结果预
测一概不得分。

许多考生答成“统计或观察后
代的情况”,因无性别意思而
不得分;本来统计F2代雄蝇比
例,部分考生答成了统计F1代
雄蝇比例而不得分。

标准答案

评分细则

1 ①F2代雄蝇占1/3;或F2代
F2中雄蝇占
1/3(或:F2 分 雌蝇占2/3;或F2代雌﹕雄
=2﹕1
中雌:雄=2:1)
F2中雄蝇占的 1 ②F2代雄蝇比例介于1/3至
比例介于1/3
分 1/2之间。(或F2代雌﹕雄
在1﹕1至2﹕1之间)
至1/2之间
结 (或:F2中雌:
果 雄在1:1至2:1
预 之间)

F2中雄蝇占 1 ③ F2代雄蝇占1/2(或F2代
1/2(或:F2
分 雌﹕雄在1﹕1);雌雄数目
中雌:雄=1:1)
相同
注:“雄蝇没有死亡” 或
全部存活”也得分。若无
“F2代”,只说后代,但从
实验步骤的语气上能看出F2
代也得分。

考生出错情况

考生答成“雌蝇
全死亡” 、“雄全
死亡”、雌雄各有
1/2的死亡
雌雄比例写到了;
更多的考生没有写
出雌雄比例的范围,
只写出了大于1/3或
只写小于1/2。
绝大数考生能答对。



试题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
考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
导学生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本题全面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伴性遗传、遗传规律的应用及
实验探究能力,属于模块内单元间综合。考
查了考纲要求的各种能力。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3.64分,难度0.46。
油料作物

提取

植物油
甲醇

微生物M
脂肪酶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
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
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⑴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易挥发,宜选用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答案]压榨(1分);萃取(1分)。(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相当多考生答成蒸馏;蒸发;分馏等。没有获取“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不
易挥发”的信息,出错率很高。
⑵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法。

[答案]碳源(C源)(1分),但只写碳,或者只写C不给分;高压蒸汽灭菌(加
压蒸汽灭菌法)(1分),但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给分。
第一空少部分考生出错,常见错:有机物质;有机物;能量;氮源;营养等。第
二空出错比较高,回答不全或者有错别字:高压灭菌;高温灭菌;高温高压灭菌;
灼烧;蒸汽灭菌等。

⑶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
酶能够重复使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
,以确定其应
技术使脂肪

[答案]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微计数)(1分)其余
答案均不给分;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活),其余答
案均不给分(1分);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1分)。
第一空常见错:显微镜;显微镜观察;血球板计数;活菌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平板计数法;稀释涂布法等。第二空常见错:酶纯
度;纯度;浓度等。第三空常见错:化学结合;组织培养;高温
激活;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工程;回收技术等。
⑷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答案] PCR(或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DNA复
制(扩增))(1分)。
出错率低,少部分考生答成:DNA提取;DNA复制;克隆;高效性
等。

题号

标准答案

(1) 压榨

评分细则
注:两空顺序无先后其余答案均不
给分。

出错情况
蒸馏法

萃取
(2) 碳源

碳源(C源)注:但只写碳,或者 营养物质 生长因子
只写C不给分
高压蒸汽灭菌(加压蒸汽灭菌法)
注:只写高压灭菌或蒸汽灭菌者不
给分;

干热灭菌 灼烧

(3) 显微镜直接计数

显微镜直接计数(显微镜计数、显
微计数),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血球 血球计数 血球板计数
平板划线或稀释涂布法 稀
释涂布法 活菌计数 显微镜

酶活性(或:酶
活力)

酶活性(酶活力、活性、活力、酶
活),其余答案均不给分

纯度 酶纯度 脂肪酶纯度
纯度 脂肪酶的水解产物 脂
肪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数量
酶的含量 效率

固定化酶(或:
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固定、 固体化
细胞定化、固定化)

高压蒸汽灭菌

(4) PCR(或:多

聚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
应)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
反应、体外DNA复制(扩增)]

转基因技术 DNA DNA拼接
基因工程 高效性





【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考纲要求的多种生物技术,
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
【解题思路】(1)因为植物油不挥发,所以不适合
采用蒸馏法提取,应用压榨法或萃取法提取。(2)
植物油中不含矿物质元素,只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培
养基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发进行灭菌。(3)测定微
生物的数量,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分离出的脂肪
酶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其实用价值。可以利
用酶固定技术重复使用脂肪酶。(4)利用PCR技术
可以扩增基因。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题满分8分,平均得分5.67分,难度0.71。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
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良种母牛卵母细胞精子受精卵早期胚胎采集良种公牛采集普通母
牛子宫试管牛分娩培养A
⑴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______;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采集
良种母牛

卵母细胞
受精卵
采集

良种公牛

培养

A

早期胚胎

分娩
普通母牛子宫

试管牛

精子

[答案]使卵母细胞成熟(或使卵母细胞获得受精能力、培养至减
数第Ⅱ次分裂中期,M-2)(1分);获能(1分)。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以维持细胞呼吸
外,还需要提供_______气体以维持_______。
[答案]CO2(二氧化碳)(1分);培养基pH值(培养液pH值,
pH值、酸碱度、酸碱平衡)(1分)。
第一空错的极少:大气。第二空常见错误:环境;外界环境
稳定;身体代谢平衡;细胞正常代谢;空气中的氧气平衡;
呼吸作用等等。
⑶图中过程A称为________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_________。
[答案]胚胎移植(1分);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率(提高优良
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优良母畜后代的产生数量)(1分)。
第一空出错率低,第二空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考生没有认
识到胚胎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优良母畜”的繁殖率。很多
考生在学习中忽略“意义”的学习,只关注过程、步骤、原理

⑷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
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
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经表达。
[答案]显微注射法(1分);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介素(或
牛乳腺细胞已合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介素)(1分)。

题号

标准答案

(1) 使卵母细胞成
熟(或:使卵
母细胞获得受
精能力);

评分细则

出错情况

使卵母细胞成熟
(或使卵母细胞获
得受精能力、培养
至减数第Ⅱ次分裂
中期,M-2)

获取目的基因 获取细胞核 冲卵 同期发
育 防止细胞死亡 使细胞生长适应不同
环境 得到理想中的受精卵 选取优良的
卵母细胞 进行减数分裂 提高能力 超
数排卵 使其具有相同的环境
杀菌 组织培养 进行培养观察 提纯 发
情 消毒 冷存 筛选等

获能

(2) CO2



培养液(基) 培养基pH值(培 细胞内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 平衡 生命活
养液pH值,pH值、 动 细胞正常生理
的pH
酸碱度、酸碱平衡)

(3) 胚胎移植

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率

胚胎移植
植入母体 移植 移植 囊胚期 显微注射法
注:答胚胎分割移 人工授精 胚胎分割移植 移植 体内受精
代孕 早期胚胎培养等
植不得分。
提高优良母畜的繁
殖率(提高优良母
畜的繁殖潜力、提
高优良母畜后代的
产生数量)

是否能成功发育成试管牛 克服远缘杂
交的不亲和 使胚胎良好发育 获得优良
性状的个体 使胚胎着床发育成个体 使
体外的胚胎进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更有
利于胚胎发育增殖 关系到胚胎工程是
否成功 培养新个体

(4)显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 牛奶中含有人类白细胞
类白细胞介素 介素(牛乳腺细胞已合
(或:牛乳腺 成人类白细胞介素、产
细胞已合成人 生白细胞介素、产生白
类白细胞介素)介素)(1分)

鸟枪法 基因枪法 基
因注射法 PCR
有良种牛的特征 出现
杂交带 可以检测到
mRNA 细胞复制 有
该基因所表达的性状
相应的基因产物 其有
目的性状 母牛正常生
命活动 产生所需蛋白
质等

【命题立意】以试管牛为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
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因技术密切联系。
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对胚胎工程和
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
且还能引导和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
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双向细目表
知识内容

题号

题型

赋分

百分比

1—2细胞的结构

4、5

选择题

8

11.0%

1—3细胞的代谢

3

选择题

4

5.5%

1—4细胞的增殖

7

选择题

4

5.5%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选择题

4

5.5%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27(1)

非选择题

4

5.5%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选择题

4

5.5%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27(2)(3)

非选择题

14

19.2%

2—6生物的进化

2

选择题

4

5.5%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

选择题

4

5.5%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6(1)

非选择题

5

6.8%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6(2)(3)(4)

非选择题

10

13.7%

3—4种群和群落

8

选择题

4

5.5%

3—5生态系统

6

选择题

4

5.5%

5—1微生物的利用

34(2)(3)

非选择题

3

4.1%

5—2酶的应用

34(3)(4)

非选择题

3

4.1%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34(1)

非选择题

2

2.7%

6—1基因工程

35(4)

非选择题

2

2.7%

6—2克隆技术

35 (2)

非选择题

2

2.7%

6—3胚胎工程

35(1)(3)

非选择题

4

5.5%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2—4生物的变异
2—5人类遗传病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实验与探究

6—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二、试题特点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围
绕中学生物学的主干知识展开,考查重点突出,既
兼顾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又关注各
种能力的考查。试题联系考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试题立意明确、设
计新颖、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有利于高校选拔学
生,对中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整个试题符合
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套较为成功的试
题。

1.考点分布较均匀,符合“课标”模块


2010年理科综合试题(山东卷)生物部分,
必修 “分子与细胞”模块16分,占21.9﹪;
“遗传与变异”模块26分,占35.6﹪;“稳
态与环境”模块23分,占31.5﹪;选修部分8
分,占10.96﹪。三个模块的知识都有考查,
并且比例相差不大,基本上都是考查课本主
干知识。

2.突出主干知识,重在考查考生能力
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修题目少数
几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
的主干内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中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
用、遗传变异、内环境稳态、生态系统等;同
时兼顾考查了教材一些细节知识。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
看似简单,但需考生对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
植物激素等主干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综合分析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7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自由
组合定律与遗传方式的探究实验,试题设计巧妙,层
次分明,其中3个小题相对独立,提供的信息丰富,考
核内容皆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此题较全面地考查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种能力,即获取与处理信息
的能力、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情景新颖,注重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山东卷的突出特色
文字类信息题:第1、2、4、5、7
图示类信息题:第3、6、8、26、27、
34、35
这类试题的考查,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
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
所需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这要求考生在平时
就注意积累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培养自己判断、
推理和分析的能力。

3、紧扣中学教材,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教材是中学生物教与学的重要素材,重视
对中学使用教材的分析,是对中学教学实际的
关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学
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0年高考山东卷生物
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例如,第1题主要以细胞分化、衰老和凋
亡为考点,尽管这些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
和特征不同,但均涉及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
递并最终受基因的表达调控。选项涉及植物
激素、衰老、癌变、细胞分化、膜物理损伤
等,四个选项事例均在教材的不同情景中出
现过,作答时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辨明内、外因关系,答案均隐含于教材之中。

3、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帮助
人们认识生物的结构特点;验证实验有利于揭示生物
学的内在规律;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推理与分析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
生命科学,因此实验考核是高考生物试题的重点考查
目标之一。

2010年生物试题重视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
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有目的地渗
透到新情境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实验思想、
方法手段、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探究等能力的考查。必
做题和选做题,都有与实验有关的试题,但考查方式
有所不同。

例如,第26题以“实验猴”的实验为主线,考查
学生对反射弧、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等
有关维持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查。要
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
与判断能力。虽然是实验情景,但其中的现象都能
在人体发生,使考生感觉就像是在探究人体生理功
能,增强了考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7题第(3)问通过创设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
新情境,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步骤,并探究实验结果,
有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很
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和意识
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
每个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普通高中《生
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本套试题能够较好
地体现对考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要
求,使学生做到此学彼用,活学活用,将学到
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例如,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
考查考生对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
关系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设计与教材中的杂交实验
不同,该题展示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
交实验结果却是1:1。试题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
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其实目的在于深层次考查
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只要判断出两对
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了。另外,本题要求图示个体基因型,体现了
《考试说明》中“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概念”
的能力要求,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考查学生创新能
力的又一新举措。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2010年正值摩尔根发现白眼果蝇和果蝇作为模式生
物100周年,摩尔根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成功证明了基因
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伴性遗传现象,提
出了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27题就是以果蝇的相关研究作为情景材料,综合考
查考生的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重视生
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
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今年的试题特别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大
多数题目都是在一个新颖的、具体的情景下设问,要
求考生应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突
出了对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生物新
课程标准》里提出的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第34题以生物柴油为切入点,与当前全球面临的
能源危机、生物质能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联系。第35题以试管牛为
切入点,与当前畜牧业发展、生物制药发展以及转基
因技术密切联系。这些题目在功能上不仅考查了考生
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引导和
激发考生关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
生物学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分布比较合理,难度设计比较恰当
今年的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兼顾对各考点的覆
盖面。在三个必修模块的17个主题内容中,试卷已覆盖了16个。
选修-1共3个主题,试卷已全部覆盖。选修-3共4个考查点,试
卷覆盖了其中3个。绝大多数考点是Ⅱ级要求,选做题目少数几
个属Ⅰ级要求,考点都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干
内容。另外,还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的实验与探究
能力。

从难易度上来看,今年的生物试题难度适中,但对素质的考查
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
分步给分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个
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积极应答,后
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
选拔性考试的要求。二卷难度比2009年二卷略难(2009年二卷
难度选作34题的难度为0.497,选作35题的难度为0.549)。





如第1题~第8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6、27、34、35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非选择题均采取了分步设问、分层递进,分步给分
的设计,有效降低试题的难度,提高了区分度,每
个题中的第(1)问难度较低,便于考生稳定情绪,
积极应答,后面的难度依次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
求渐高,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6.在考查一般的同时,不排除特殊,检测考生
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审题的准确度
27题中的第(1)题创设的问题情景展示的是两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测交实验结果却是1:1 。
给出的信息看似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发生了冲突,考
生需要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
基础知识为依托,判断出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试题其实目的
在于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思维能力,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选择题加强了模块间和模块内单元间知识的
综合考查。


例如1、7题属于模块间综合,3、4、5属于
模块内单元间综合,扩大了知识的覆盖面,
增强了综合性。

8. 非选题答案要求严格。

9.选修模块试题相对独立,更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标准答案
(1)单(唯一答案)

评分细则
单(唯一答案)

考生出错情况
双 正向 定 反 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或:乙
酸胆碱) (1 分)

神经递质,递质,神
经介质,乙酰胆碱,
Ach

前膜电位变化 神经中枢 作
用于神经突触 突触小泡 突触
小体 突触

与(后膜特异性)
受体结合

与(后膜特异)受体
结合
注:必需有受体,只
答与后膜结合不得分

突触后膜 前膜 传出神经兴
奋 引起大的电位差 前膜电位
变化 突出间隙 作用与突出后
膜 神经递质作用与突出后膜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末梢接收

停止传导(或:
消失,抵消)

停止传导(或:消失,中和 引起身体条件变化 沿原
停 止 , 抵 消 , 消 除 等 方向继续传导 继续传递 融合
类似意义的答案)。
反向传递 神经兴奋加强 叠加
或中和 同时兴奋 继续向两
注:答中和,抑制,
边 恢复静息兴奋 合并 产生
减弱不得分。
兴奋 静息 同时收缩 静止
产生静息电位 互不干涉 合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6题以灵长类动物猴子做实验材料,是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
验;作为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图片,也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此图
片对于部分考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同情这只猴子,
对生物学产生厌恶情绪。这也许是现代科学的无奈。
2.26(1)问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的结果,学生不了解神经
纤维有绝对不应期,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另外,关于两个神经冲动
在此处不是抵消了,而是两边的神经纤维都处在绝对不应期内,所
以对于任何刺激都不会引起第二次兴奋。

3. 26(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
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
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直接原
因除了“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外,还涉及到肾
上腺素,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

4.27(1)题涉及到了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的基因连
锁问题,此题的得分率很低(0.99/4)。
5. 27(3)题 “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
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
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
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
终试验结果。”
考生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的难度偏大。本题的难度为0.158。

6.选做题(34题、35题,二选一),难度不一致
命题时力求两题难度一致,体现公平原则,但无论从教育测量的理论层面,
还是从试题命制的操作层面,都无法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完全的平、难
度一致”,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从阅卷的情况看34题的难度(0.46)高
于35题的难度(0.71)。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生物选修空白试卷,
被系统默认指派到34题批阅,除去这一因素,34题难度仍大于35题。
不同模块的内容在数量、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因此不同模块试题在难
度上存在差异也是一种正常情况,有的题目好做,有的题目可能就不好得
分,这是难以消除的客观因素,如果所选模块不好出成绩,就会影响学生
的前途。

7.试卷第8题出现“净补充量”、第27(3)题
出现了“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完全致
死突变、不完全致死突变”等专业名词,这
些名词都是中学教材没有涉及到的,给考生
答题设置了不应有的障碍,增加了难度,有
悖于命题原则,降低了试题区分度。

四、高考生物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体现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
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对这些方面的考查一直是生物考查的一个重点,
在大量的试题中均得以体现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试
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试验所涉及的方
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试验
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
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这项能力的考查是近三年来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
也具有非常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实验设计也是区分
学生学科素养的很好的素材。有关的题目在高考中
较多,并且占的分值也较大。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
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
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
这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
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这一能力的要求
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的复
杂性,其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体现课标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套试卷都有一定量
的送分题目,“易”档次的题目要占到30%以上。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大部分的高考试题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
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
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
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
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
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
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

五、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乱答一气

2.字迹潦草、书写随意
3.审题草率、答非所问
4.词不达意、缺乏要点

会而不对,会而答错
【表现】①明明会的简单题,下笔就错,一错一串;②心
知肚明有把握,答题卡壳短路;③确实会结果却错了;④
知识都会,思考不周全,缺少步骤,答题不完全。
【原因】①审题错误;②心急怯场,心态不稳定;③运算
错误、抄写错误、涂改错误;④思考不细,推断轻率。
【解决方法】 ①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需知
什么,确定思路,寻找最优方法,下笔解答开始慢点,稳
定情绪,保证准确率,逐步加速。②暂时放弃,等心态稳
定再做。③答案确定后,要集中精力,做到脑想、手写、
眼查三管齐动,检查验证。④答案多思考分析,推断考察
什么知识点,解答要条理清楚,表述完整,详略得当,结
论准确。

对而不全,全而不美
【表现】①没记住,判断出错;②知识会,方
法不对,过程繁杂,无法解答;③回答不严密,
表达不完整。
【原因】①记忆不准,知识混淆;②缺乏分析,
急于出手,方法不当,步入歧途;③审题不细,
忽视条件,没弄清解答的问题。
【解决办法】①对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异
同,记住不同点。②规范解题程序。

会而不熟,会而没时间
【表现】①部分题目会做,但没有时间做;②考试
的时候没有思路,一出场就会了;
【原因】①对试题难度整体把握不准确;②答题顺
序、考试时间安排不合理;

【解决办法】①统览全卷,把握试题整体难度;②
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③敢于舍弃,或
暂时舍弃部分费时、结果不理想的题目。④平时要
限时训练,养成适度紧张的习惯。













未来的高考在规范使用学科语言上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表述要符合学科特点,思路清楚,准确严
谨。
在大力推进网上阅卷的形势下,一是评分标准的
制定非常严格,便于操作;二是卷子扫描的后字
迹的清晰程度,这就对考生的规范答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高考的竞争实际上是同等水平考生的竞争,真正
拉开距离首先就是把那些该得的分数都拿来,然
后才是解决难题。要做到这一点,对自己的思维
过程进行科学的表达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当
前学生极其薄弱的一环。在备考复习中,解决好
这个问题意义重大。

●影响高考命题的主要因素
命题原则和指导思想
官方的影响
考试大纲的权威性指导
测量理论的影响
高校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影响
命题人自身的因素

●高考命题的两个规律

连续性

波动性

■通过阅卷发现问题

■通过调研听取意见
■通过比对学习借鉴

■通过反思成熟提高
■通过分析调整思路

二、复习安排
三个轮次复习的角度和重点是各有
侧重的,所以教学中一定要制定整体规
划,从宏观上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复
习计划要科学细致,复习措施要注重效
果。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整个高三教学
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科学的规划,要
有较强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一轮复习:2010年9月—2011年1月底
基本方针: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基本原则:
把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主干知识,适当拓宽视野;
注重落实双基,初步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2011年3月初—4月20日
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按照课程标准知识框架安排顺利,以基础知识、基本方
法的复习为主线,以夯实基础为目的,主要是解决知识点问题。
虽然也有知识的综合,但是相比来说是浅层次的、不系统的,不
着重强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强调对知识点
之间联系的挖掘和综合运用,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认识更加深
刻、横向运用更加灵活;使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稳固、更科
学;知识结构更合理、更稳固;认知水平更高、更强。学生得到
的知识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完整的。这是
一个由知识的点到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
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二轮复习的性质和特点
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
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的复习轮次。本轮不再注重知识结构
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本
着强化完整的知识体系,稳定的知识框架,明晰的知识网络,
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的学科能力为目的,打破知识和技能的
固有壁垒,对知识编排体系进行必要的拆分和加工,组成特定
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
思维状态。要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针: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基本原则: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
训练点评为手段,特别注重学科主干;特别突出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应该达成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制订二轮复习目标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考试说明的要求
4.学生学情

二轮复习的主体形式——专题复习
以专题复习为线索,以训练点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
教材,特别突出内在联系,注重学科主干,要求将“点、
线、面”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设置的参考原则
专题设置宜大不宜小
知识体系要承接一轮复习
专题与专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
专题设置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专题划分






细胞的物质基础与基本结构



细胞的代谢



细胞的生命历程



遗传、变异和进化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与环境




实验专题
选修模块专题

学生在备考复习中的问题
概念掌握停留在字面上,不知变通
 概念、原理记了不少,不知如何应用
 不能准确的运用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 有些题目读不懂(文字、图表信息解读)、
想不出(脑中无相关知识)、说不明(非选
题难解)


专题复习的基本流程
步骤I——知识的复习
◆立体串讲
◆案例引领/由习题带动复习:由习题导入新课,由习题归纳
复习目标,由习题总结知识规律
◆学案导学
◆自主构建/任何知识不经过学生的手就无法落实/复习目标让
学生提炼,知识体系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让学生总结
步骤II——专题的训练/专题复习的主要手段

◆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
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
◆训练要限时和定量、适度和适量
◆训练要加强过程监督,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提高训练效率
◆挖掘每道题目的潜在价值,把每个题目做深做细做透,力求
深入一层,递进一步(遗传育种)

步骤III——专题的讲评/专题复习的主要课型
构建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体系构建训练的,讲评的目的是
构建知识体系
提高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提高训练的
补救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能力诊断、补救性训练的
综合性讲评:是针对专题知识之间知识、能力的整合性训练的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识化。

讲评课的两多两少
学会、教会是基础,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
才是目的
多一些学生自我完善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少一些教师想当然的讲解;
多一些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和环节,少一些教师自我表现。

步骤IV——专题的过关
步骤 V——专题的补救
步骤VI——归纳与总结

二轮复习注意事项:
1.加强集体备课
将每个专题分配给老师,两位老师一组,
负责考纲、课标的研究,重点、难点挖掘,经
典试题搜集,学生情况调查,专题测试组卷。

遵循原则
一:增强针对性
要有增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措施是研究高
考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生物科高考试题。要研究试题难度,
要研究高考命题视角的演变。
二:精选习题
首先,所选用习题要与考试大纲要求相吻合,切忌多、
杂、难。其次,进行典型例题分析。“典例”既可来自于近
期的模拟题,也可来自于平时做错或积累的题。“典例”要
具有典型性,要从中归纳出各种题型的特点,充分挖掘题干
关键信息及隐含信息,选准与生物学原理的切入点,进行相
关关系的分析。
三: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
针对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备课要具体到每
一节。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四:坚持阅卷
高三的工作量大,但阅卷环节一定不能忽视。以此来了
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对学生学习而言,知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产生于教材,高考试题考点来源
于教材、扎根在教材。认真体会总结教
材中所涉及到生物科学基本概念、基本
事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是高效复习的重要策
略。

1)合理使用教材
(1)对所复习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
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
(2)对概念、事实、发生过程、应用
实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对科学史的典型实验,科学探究、
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重要
结论,要归纳总结。

重点概念及原理辨析总结如下:
类脂与脂类
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
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
元素
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与二苯胺试剂
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赤道板与细胞板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载体与运载体
糖被与珠被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
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与记忆细胞

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
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与再分化
细胞株与细胞系
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中间代谢
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
蒸馏、蒸发与蒸腾作用
层析液与解离液
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同化作用、消化作用、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呼吸运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与兼性厌氧型
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适应性与应激性:
生长素、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与秋水仙素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
生殖、生长与发育
无性生殖细胞与有性生殖细胞
孢子和芽孢
出芽生殖与营养生殖
核苷、核苷酸、核酸、氨基酸
遗传信息与密码子
质体与质粒
杂交、自交、测交与回交
单倍体与多倍体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互利共生、寄生、竞争与捕食

与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相比,教材是最
基本的,一定要重视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
作用。教材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应该牢固
记住,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不但应该记
住,而且应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其解决问题
的程度。教材内容是按照模块、单元、章
节编排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不同部分的
内容融会贯通。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模
式图以及图解、表格要掌握其含义。

怎样挖掘教材知识点内涵
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呈现是往往是比较简洁的,
并且在讲述时往往是独立的。在复习时,教师应结合对课
标和考纲的理解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中心发散,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评
价等等。
怎样处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依据课标精神编写的,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
的依据,指导知识学习的方向,是复习之本。教辅是某个
人或某些人根据自己理解对知识的组合,有些和教材解释
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复习时不应过分依赖教辅,教辅教
辅,只能是教学辅助材料。但是,教辅资料往往收集的试
题较多、较新,对于习题巩固具有一定作用。建议认真选
取一套教辅资料使用,并严格审查,删除超纲题目、偏难
题目。

1 教材科学史
2 教材实验
3 重要概念

学生回
归教材

4 重要反应式
5 与健康有关内容
6 与生产有关内容
7 与生态有关内容
8 重要的教材图形

1 细胞学说
2 生物膜研究

1 教材科学史

3 酶的发现
4 光合作用

5 遗传物质的探索
6 生长素的发现
1 实验的目的

2 教材实验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结果
1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

3 重要反应式

2 有氧呼吸
3 无氧呼吸

科学家名字
实验方法/技术
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意义
易忘/困惑点
相关易错题

1 生物膜系统
2 正/负反馈

4 重要概念

3 细胞全能性
4等位基因 / 同源染色体 / 四分体

5 种群/群落
6 拮抗/协同作用
7 生物多样性
1 人类遗传病类型
2 细胞分化

5 与健康有关

3 衰老/癌变的原因和特征
4 内环境组成
5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6 免疫

1 育种方法比较
2 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6 与生产有关

3 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
4 质壁分离的应用

1生态系统稳定性
2信息传递类型

7 与生态有关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措施
1群落的演替

2 物质循环的能量流动的特点

8 重要图形

1 细胞结构模式图

14 体温调节示意图

2 生物膜结构模式图

15 水盐平衡示意图

3 细胞器合作示意图

16 体液免疫图

4 影响酶活性曲线图

17 细胞免疫图

5 细胞分裂图

18 血糖调节示意图

6 中心法则图

19 甲状腺激素调节图

7 光合作用示意图

20 神经兴奋传导图

8 有氧呼吸示意图

21 突触结构图

9生长素两重性示意图

22 内环境稳态调节图

10 “J”、“S”曲线图
11 能量流动示意图
12 年龄组成类型图
13 碳循环示意图

2)提高对基础的认识,紧抓基础落实
高考重视能力和素养考查,而“基础”是能力和素养
的载体,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无法形成科学素养。因此,
只有抓牢基础,才能保证“基础”题目不失分,能力试题
多得分,全面提高高考成绩。
怎样抓基础落实
(1)对教材“基础”全面总结,找出、找全“基
础”;
(2)对考纲规定的“基础”全面检测,查找学生
“基础”掌握的“盲区”和“误区”,跟踪追击,清除
“盲区”和“误区”。
(3)分析检测中学生不会做的题目,分析学生不会
做的原因,找出受阻方位,及时补充修正,完善“基
础” 。
(4)查找学生感觉会而正答率较低的题目,分析学
生对基础理解、把握的“模糊”区,在“基础” 上找出
导致“模糊”发生的原因,消除“模糊”。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
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
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
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科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积累、
梳理,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说新授课是抓知
识点的落实,那么高考备考复习的重点就是注重各部
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横联系,理清脉络,抓
住起支撑作用的主干,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
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
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
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
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
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
合作用的过程、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
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
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
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
“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
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
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

由于综合科的特点和题量的限制,每道试题所涉及
的知识点一般是比较多的,这些知识点之间又具有很
高的关联度。所以要重视知识框架的构建,注重知识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开放性,重视知
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
优化,才能系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
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
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
络。主要事实的记忆也要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强化,
这将是我们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所在。二轮复习以核心
概念、结构图、功能图,表格等形式构建比较有效。
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
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变异与育种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多倍体 单倍体 基因工 细胞工 组培育
育种
育种 程育种 程育种


原理 基因重 基因突 染色体 染色体 基因重 染色体 细胞全




变异

变异



变异

能性

关键 选择亲 选择诱 秋水仙 花药离 转基因 细胞融 脱分化

变方法 素处理 体培养

再分化
步骤
优点 集合双 大幅改 产量高 缩短育 打破种 集合双 保持优
亲优点 变性状 营养高

种年限

属障碍

亲优点

良性状

缺点 纯合时 有利突 结实率 技术复 技术复 成功率 技术复
间长

变少











举例 矮杆抗 太空椒 无籽西 无芒抗 抗虫棉 白菜甘 试管苗
病小麦



病水稻



对某部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探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
扎实工作:
(1)重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加强归纳推理能力的训练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已有知识归纳发现
新知识、形成新结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创造性成分,既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
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3)加强直觉思维能力训练
直觉思维是一种不受固定逻辑思维
约束的思维,直觉思维可以直接领悟
事物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能
够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但直觉思维
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扎实基础
知识上的,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
理解。
(4)解题能力的训练
(5)应试能力的训练

4.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以实验专题为例
(一)逐一复习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对每一个实验的实验
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
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并进行拓展创新训练。
(二)强化高考趋势方面的实验题训练。
热点考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骤、结果预测
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探究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首先,掌握实验题型和原则
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
用、设计操作和现象的分析等。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
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
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
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
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出现哪些变化?其中反映出的
实验设计思想、方法,还可用于创新实验的设计。
按照实验目的可分为验证性、探究性、定性和定量实验、
模拟实验、调查类、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等。无论哪种实验题
型,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单一变量、对照和控制与平衡
控制三大原则。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指严格的操纵自变量,
以获取因变量,同时严格的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
的干扰。即尽量取消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通
常要求学生写出“等量”、“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即可。

其次,熟练常用实验技术
1.关于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和
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包括:光度调节和焦距调节。
高倍镜的使用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象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
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给学生强调光学显微
镜只能看到显微结构(例如只能看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轮廓),电
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凡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生物材料,都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
4.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者恒
温箱

5.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包括制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再次,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
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
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
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确定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然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要求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需要分析实
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
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具体步
骤结合题目说明)

(7)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所得到的由自由变量引起的直观现象,
如测得的有关数据,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
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
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的合理迁
移,通过推理和判断,得出的关于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认识。
一个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达到实验目的,即得出的实验结论就是
实验目的。特别注意弄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还是”探究“。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
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不少结论是在实验要验证的
内容中寻找(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和
实验目的相对应)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
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性:“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
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时要注意数量和生理及发育状态相同;用具要相同等
(2)相同处理和不同处理
根据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注意:单一因素不同,其他因素

相同且最适)
(3)检测、观察、统计、比较
必须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的对象,观察、记录、统计、

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素材的选择
课标实验内容的直接拓展
生物学发展史的经典实验
从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取材
选用新情景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常见问题
拿到题目没有头绪,不能很快找到思路
混淆概念 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空白对照、自身前后对照和相互对照
结果和结论
实验步骤前后顺序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或者
不切合实际
遗漏关键点,如步骤中的观察、记录,结论
语言不简练,要点不明确

典型习题训练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
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
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
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
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
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生物学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的源
泉。所以,一定要注意挖掘知识与现实的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
需求,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有所成。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如航天生物
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禽流感、甲型H1NI
流感、皮革奶、诺贝尔医学奖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
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优化教学、规范训练
向老师要时间
虚心像诸位专家老师学习。

向学生要时间
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举动,可能就点亮
了一个思维、一次创造、一个美丽人生。

向家长要时间
家长师生一条心,其利可断金。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
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
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生物题很多,题海无边,要以质
取胜,做一题会一题。

★三轮复习:2011年5月—6月初
基本方针

模拟、强化

基本目的 综合梳理,自我完善; 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原则
全真模拟演练,提高应试技巧;训练疏密
有度,题目贴近高考;回归基础知识,调整身心状态。

题型划分
按照训练目标
■图形图表解题能力训练
■坐标曲线解题能力训练
■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训练
■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训练
■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训练
■生物学科学方法训练
以生理过程为线索划分进行题型训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稳态调节的三种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用好高考原题,放大高考真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
这是由高考题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科知识体
系的主要内容”,

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生物思想和多种
生物科学方法,

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的成
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

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是用高考题
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
揭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
高考复习质量的关键。

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1、拟订回扣提纲,搞好基础知识的回扣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
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再梳
理一遍。

2、抓好模拟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题目模拟高考;
过程模拟高考:考试时间、组织形式
重视考后总结,强化技巧训练。
3、加强身体和心理调适,确保最佳状态
4、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重细节重落实

总结方法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
度,缩小范围。
例1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
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
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解析 突变体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其表现出
了异常性状。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与用生长素极性
运输抑制剂处理的性状相似,只能初步说明基因突变
后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而非抑制剂诱发引起了突变,
即在使用抑制剂前已发生了突变。
答案 D
技巧总结 有些选择题的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
一点,读第一遍可能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
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
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然后再结合选项,就能比较准
确地明白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

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

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
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

稳定性提高

解析 通过管理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会影响其他
植物的生长和种类增多,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
和种类增多,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答案 B
技巧总结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正确的
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的试题约占了选择
题的一半。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掌握“错误原理”,
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

“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选项虽是正确的,
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

3.启用“对比思维”,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用先对比,后排除的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
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
般都可能剔除个别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
或者选项,可先对比分析已知的知识,推导出未知
的知识,进而作出判断。
例3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
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

解析 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即假定环境中空间、
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理想

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量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通常呈指数增长。若种群在有限环境中
增长,大多数种群的指数增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

生在早期阶段,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
积累等,种群的增长速率势必降低,因此应选B。
答案 B
技巧总结 图表类试题,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
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纵
向对比,或者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

对于一些涉及新材料、新情境、新知识等内容的选择
题,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4.几种常见的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确定解题思路
由于高考注重对考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
杂、更隐晦、更难把握,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
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明确
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①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
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
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
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
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
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
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②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

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
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③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
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
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正确分析题干,排除干
扰。
(2)根据题型特点,利用不同方法。
①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备选答案中不合
理的答案逐个淘汰,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②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
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
两种以上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
目宜用此法。
③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
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④推理法
做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

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⑤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常要进行

细致分析,严谨推理和正确判断后,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例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
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进
行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

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
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
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
缺点是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
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
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有水体富营养

化、藻类、化学杀藻剂、生物修复系统,一般出题者
都会依据这些关键词命制试题。(1)使用杀藻剂属
于化学方法,只要我们回忆教材中有关化学杀虫剂的

缺点,即能推导出合适的答案。(2)根据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进行作答。(3)要明白这里只涉及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和鱼类三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然后
再根据种间关系进行判断和推导。(4)可以根据(3)
中三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及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进
行作答。
如果能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点破题眼,也就能准
确定位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
可知,本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态平衡破坏(污染)问题;
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考查
考生利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
查提取信息、定位知识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等多方面的
能力。其实,关键词的寻找、题眼的识破、知

识点的定位有时是同时完成的。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治
理水体富营养化要从根源开始,减少氮、磷的排放量,

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数量,化学治理存在着新
污染问题等。分析试题给的材料,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挺水植物,消费者是鱼类,它们之

间的生物关系有竞争和捕食两种。大型挺水植物可以与
藻类发生竞争,同时吸收营养降低水体中的氮、磷浓度,
经过修复的生态系统可重新趋于稳定。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2)藻类

大型挺水植物

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消费者

(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生长并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藻类生长

遮光,影响藻类
次生演替

技巧总结 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
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眼,它会告诉我们试
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
键词是正确解答的关键的一步。

2.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解题时,如果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
着成功了一半,相反,如果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就会

答非所问了。要注意的是,一个试题常常考查多个知识点,
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
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看,如果一

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
入地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
度不大,许多情况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作答。

例5 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
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
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
璃罩内的CO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

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 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 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
定的原因是

解析 本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
作用的有关内容。在新课标下有关植物这两大生理作
用的考查,难度不大,考生只要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并能结合题干和设问,从题干或者教材原话
中组织答案,一般即能轻松作答。分析坐标图可知,

0~25 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
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结果乙幼苗的玻璃罩内CO2含
量比甲低,说明乙植株固定CO2的能力比甲强。0~

15 min,随着玻璃罩内CO2的不断消耗,植株释放O2
的速率变慢;30~45 min时,由于植株的呼吸速率与
光合速率相等,因此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 (1)CO2 (2)强 (3)减慢
(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
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技巧总结 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
中去寻找和组织。
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
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
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

合而成的。如果能具备这种“从教材原话和题干”中
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
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在数学、物
理、生物试题的解答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

择题答案的组成来说,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
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
由几

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
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
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
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
(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
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例6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是否比
静止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比静
止时高。
实验过程:
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注入100 mL蒸馏水,测定其pH。

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 min)、中等运动(步行
2 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 min)后,立即分别向
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

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安静

中度运动 剧烈运动

实验前pH

6.1

6.1

6.1

实验后pH

5.9

5.6

5.3

请回答:
(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越大



下降幅度越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从而验证以上假设。
(4)人体代谢产生的CO2,正常情况下来自三大类
有机物的分解,这三大类物质是
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人体


解析 实验假设的正确与否并不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
但实验假设的提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某种现象

所作出的一种解释,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注意实验原理中知识的相关性,如运动状态不同,
呼吸强度不同,产生的CO2浓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中

的pH不同。人体通常情况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可通过无氧呼吸来弥补供能的不
足。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且题
目中强调的是产生CO2的细胞器。通过审题,定位知

识点、找出关键词、寻找答案、整理答案。答案要遵
循科学、合理、规范、简洁的原则。
答案 (1)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

强,产生CO2的量增加,所以呼出CO2的浓度增加
(2)CO2在水中溶解后使水的pH下降,人在不同运
动状态下产生的CO2量不同,溶于水后也会导致pH不
同,通过测定水的pH变化可以推测呼出气体中CO2浓
度的变化
(3)运动强度

pH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

的CO2浓度增加
(4)糖类、脂肪、蛋白质

线粒体

技巧总结 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一定要讲究
科学性。但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
或与已有知识矛盾、或与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
盾,那也将是错误的答案。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
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答案要尽
量简洁,如果答案拖沓繁杂,阅卷老师没有那么多时
间去慢慢推敲,就会无谓失分了。
例7 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
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
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
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
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
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

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
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
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
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

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
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

,发生

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于杂交实验的母本(绿苗紧穗白种皮)
的基因型为aaBBdd,父本(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基因型是
AAbbDD,其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全为杂
合,表现型为紫苗紧穗黄种皮,播种F1所结的种子,长成

的植株为F2,其表现型会发生性状分离,从而出现绿苗松
穗白种皮的类型。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两对性状,则F2

就会有四种表现型,即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
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如果
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受粉,由于母本植株是纯合子,故其
自交后仍为纯合子,基因型不变;如果杂交正常,则F1基
因型为AaBbDd,但亲本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后代出现
紫苗松穗黄种皮的变异为AabbDd。
答案 (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发生分离性状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中能分离出
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

技巧总结 6.遗传题的解答要讲究做题步骤的规范化
遗传类试题,特别是有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
是高考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掌握该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解题时要注意规范的解
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
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
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
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
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使答
案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理清易错易混

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
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

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
(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
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
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
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赤道板和细胞板
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
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
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
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
辨析。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
两种不同形态。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
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
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
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图所示。

染色体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DNA分子

1个

2个

2个

1个

染色单体数目

0个

2个

2个

0个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

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②染色体
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分裂期以螺旋状
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
物质的平均分配。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
的一对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
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

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
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能联会,也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4.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
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精(卵)原细胞、初

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
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1.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
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2.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
无氧呼吸。

3.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
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4.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
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
5.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
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
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
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
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

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下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
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
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

于杂交育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
自花授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
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测交: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常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验证以及动物基因型的鉴
定。

正交和反交:若甲作父本,乙作母本,称为正交;
而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就是反交。二者是相对的,
若把前者称反交,后者就是正交。常用于细胞质遗

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以及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
传的判断。

遗传概率求解范围的确定
在解概率题时,需要注意求解范围: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其
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
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中,性别本身

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
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4)对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由于后代性状与性别
无关,因此,女性或男性中的概率与子代中的概率
相等;
(5)对于伴性遗传,需要将性状与性别结合在一起
考虑,即在具体某一性别中求某一性状所占的比例。

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通常先判断显隐性,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识记典型图例,直接确定遗传病
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者,必为隐性
遗传;若子代为女性患病,必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如图甲)。
亲代患病,子代有正常者,必为显性遗传;若子代为女
性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乙)。
(2)熟记判断口诀,简便快速巧断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Y染色体上,直系男子均患病。
细胞质遗传,后代性状同母系。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比较
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特性,用一定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刺激子
房发育成果实。其遗传物质未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
变异。

无子西瓜是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属于可
遗传的变异。由于植株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
染色体的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

导致果实无子。

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将产生X或Y染色体的精子,以
及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但偶尔也会出现异常精子
和卵细胞类型,各种情况及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凡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属于单倍体。
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
体。
对于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还
是三倍体,要从其来源上判断。若直接来自配子,就
为单倍体;若来自受精卵,则为三倍体。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方式

原理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

优点
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诱变育种

基因
突变

物理、化学、 提高变异频
生物因素诱

率,加速育



种进程

花药离体培

单倍体

染色体

育种

变异

多倍体

染色体

秋水仙素处

提高产量和

育种

变异



营养成分

基因工程

养、秋水仙
素处理

基因

目的基因导

重组

入受体细胞

缩短育种的
年限

定向改造生

物的遗传特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和调查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比较

1.相同点:(1)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
和结论的准确性。
(2)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

因为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不便于分
析。
(3)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2.不同点: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某区域
内整个群体;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调查对象通常
是患者的家系。另外,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结果一般

采用系谱图形式直观表现患病个体之间的关系,以便于
分析可能的遗传方式(如显隐性遗传、是否具有伴性遗
传的特点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等
位基因总数×100%。
2.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

体数×100%。
3.在某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假如种群
中被调查的个体为N个,基因型(AA、Aa、aa)在
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n3,则A基
因频率为(2n1+n2)/2N,a基因频率为(n2+2n3)
/2N,且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
4.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

个(A、a)时,设p代表A基因频率,q代表a基因频
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基因
型频率,2pq是Aa基因型频率,q2是aa基因型频率。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
图中a处表示的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
间的化学键,即磷酸二酯键。切割
a处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a
处的是DNA连接酶。
图中b处表示的是碱基之间的氢键。切割b处的是解旋
酶;连接b处遵循的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但DNA聚合酶是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

子,而DNA连接酶是将DNA片段连接成DNA分子。
RNA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DNA的转录;DNA水解酶
是将DNA分子水解成单个脱氧核苷酸。解旋酶在常

温下能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在DNA复制和
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上的

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

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

传导方式

以电信号传导

传导方向

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传导速度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

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

兴奋

抑制

传导效果

电信号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区 结构基础
别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弧

激素等化学物质

反射

反应速度

迅速

通过体液,改变
细胞代谢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联 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神经调节和
系 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②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
调节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横向运输:是由单向刺激引起的,发生在胚芽鞘、芽
和根的尖端,与植物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运输方
式。如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从胚芽鞘向光侧移
向背光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可由图1所
示实验加以验证。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由植物形态
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如图
2所示,茎尖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根尖

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向上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不受重力影响,可由图3所示实验加以验证。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的向性运动与外界单向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有关。常见的几种向性运动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

注:①生长素的合成部分在尖端;②尖端是感受单侧
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
少,背光侧多);③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弯曲情况就依尖端下面一
段的生长素分布来判断;④根的向水性是由于向水侧
细胞中所含自由水较多,代谢旺盛,生长素由背水侧
更多地移到向水侧,而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较高浓度
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使向水侧生长慢,背水侧生
长快,从而表现出根的向水性。

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依两条曲线的关系判断。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
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少者为捕食
者。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

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
依最多个体数判断。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
者的个体数,如图中A的最多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

推出B捕食A。

腐生和寄生

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中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腐生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寄生的生

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注:从有机物的来源上辨别。来源于活的生物体为寄
生,来源于死的生物体为腐生。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减的判断
1.在食物链中的分析
若某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增加,必然引起该营养级的
前一营养级种群数量减少,而其后一营养级种群数
量将增加。

2.在食物网中的分析

(1)以中间环节少的那一条食物链作为分析依据,
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

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

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
较大变化。
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
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该营养级同化量)×100%。
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
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

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同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注: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传递效率以“营养级”
为研究对象,而能量利用效率则以“最高营养级”或

“人”为研究对象。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
据,是实验反映的客观事实。
实验结论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的“规律性”认识。
实验结果和结论在不同的实验类型中表达不同:验证
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
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情况分别加以考
虑和分析,其描述方式一般为“如果……,说明……”。

易错易混点一 知识性错误
1.对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理解不透彻,模
糊不清。
例1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
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运RNA上决定一个
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
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解析 ①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的含义:同种性别的两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比,即两种雄配子之比为1∶1,两种
雌配子之比为1∶1,而不是雄配子和雌配子之比。在自然

界中雄配子的数量远比雌配子的多。②由于非等位基因
有多种存在形式,所以在叙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
一定要说明是何种形式的非等位基因,即在F1产生配子

时,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③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
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而并非是转运
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④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
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
可能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 B

错因 对于第①②两种说法,有些考生误认为是正确
的,关键在于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质没有理解透彻。对于第④种说法,一些考生也认为

是对的,原因是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没有
深刻理解。
2.将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相混,导致记忆出错。
例2 下列有关实验试剂、作用和实验结果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色体着色,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
体行为
B.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C.高浓度秋水仙素,基因突变,形成生物新品种
D.生长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无子果实

解析 秋水仙素不但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还可以使生
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形成新品种;而生长素的作

用之一是促进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但不能引起
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错因 将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混为一谈。生长素
能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秋水仙素能诱导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还有诱导基因突变的功能。
易错易混点二

审题错误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审题质量将
直接决定解题的成败。40%以上的错误出自审题质
量。在审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因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
响而不能准确审题,题目没有读完,题意还没准确
理解就开始做,对关键词语视而不见,凭主观想象

自己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或者套用类似题的
结论,这些都是造成错解的原因。
1.因信息干扰出错。
例3 将酵母菌培养在硝酸铵、硫酸镁、氯化钙、磷酸
二氢钾、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水配成的营养液中,一
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基本不变



B )

解析 酵母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如果营养液中没有
有机物,则酵母菌不能长时间存活,更不能繁殖,
其数量会越来越少,直至全部死亡。
错因 有些考生未能将酵母菌与植物区别看待,或认
为酵母菌与植物一样也能在此营养液中生长繁殖,没

有弄清酵母菌和植物的同化作用特点,不能排除题中
无关信息的干扰,误选了C。
2.因忽略关键词出错

例4 人体肌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B )
①高尔基体 ②核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审题,抓住了关键词
“人体肌肉细胞”,错选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人体
肌肉细胞中无叶绿体,故ACD都可排除。
错因 有的考生只注意到双层膜结构,或一看到双层
膜结构就误以为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而忽视了
“人体肌肉细胞”这个前提条件。

易错易混点三 方法运用错误
生物学规律是生物学的核心,每一规律的出现都有
它的前提条件,每一规律的应用也都有它的适用条
件。在掌握这些规律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些条件,
做题时就会出错。
例5 某植物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
60%,aa的个体占10%。若这个种群进行自由交配,
则后代中AA、Aa、aa个体各占多少?
解析 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而自由交配
是指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无论基因型相
同的个体还是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的机会都是
均等的。若为自交,可按下表计算:

自交类型
30%(AA×AA)
60%(Aa×Aa)
10%(aa×aa)
合计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30%AA

15%AA、30%Aa、15%aa
10%aa
45%AA、30%Aa、25%aa

对于自由交配的类型,组合方式比较多,分组计算较
复杂,利用基因频率计算较简单。根据已知条件可计
算出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则
AA的个体为60%×60%=36%,aa的个体占
40%×40%=16%,Aa个体为1-36%-16%=48%。

答案 36%、48%、16%

错因 有些考生在做题时,因没有按自由交配去做,
而是按照自交来计算导致出错;有的考生虽是按自由
交配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每一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时出错,比如在计算AA×AA的子代所占的比例时,
不是按照30%AA×30%AA去计算,而是按照30%
(AA×AA)计算。

易错易混点四 “经验”性错误
大多数学生做题时,易受到教材知识的制约和生活中
经验的影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
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当遇到新的问题时,想当然地
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
案,而不加以具体分析。
例6 肺炎双球菌抗药性的变异来源是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数目变异
④染色体结构变异
A.①
B.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内无染色体,不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
且细菌不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答案 A
错因 因题目中的①②③④都是生物产生可遗传变异
的来源,故有些考生马上就选D,而并未对肺炎双球

菌作具体分析,以致出错。
易错易混点五 心理问题出错
1.因“先入为主”而出错
有些学生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
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严重的妨碍作用。表现为
用预先肯定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异同不分而出错。
例7 下列各图中表示的状态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判断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时,只有出现联会现象才能肯定是减数分裂,否则不
能作出肯定的判断。图①可确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图②可能是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
能是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③为二倍体的有丝分
裂后期或四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为单倍
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A

错因 因为教材中讲减数分裂时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的,多倍体、单倍体是后来才讲到的,所以有些考
生在解答本题时,只考虑到二倍体的细胞分裂,不
能将后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结果误选了C。

2.因急于求成出错
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和明确题
意的情况下,盲目作答而出错。
例8 给小白鼠注射较大剂量的某种激素后,小白鼠渐
渐变得反应迟钝,活动减弱,以致休克。该激素最
可能是
A.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B.性激素



解析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
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
度。所以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后,使血糖浓度过低,
导致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严重不足,从而出现

上述症状。
答案 C
错因 有些考生解题时并未对题目作全面分析,看
到题目中的“反应迟钝,活动减弱”,就马上肯定
这是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结果误选了A。

3.因盲目乐观出错
对于某些组合选择题,很多学生往往选出一个或几个
选项后便不再深究,还有的学生误认为包括这几个选
项的一组即为正确答案,盲目乐观,毫无根据,结果
导致错选。

例9 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高产量。易染

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易倒伏玉米乙
(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的基因型是( D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玉米为雌雄异花植物,可自花受粉,又可异花

受粉。甲、乙间作时,要考虑上述两种情况。
错因 有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看到甲株所结玉米,
就以为甲株为母本,乙为父本,忽略了甲株自交的情
况,误选A。

4.因一见钟情出错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经逻辑推理,仅凭直觉、经验或
个人爱好,冒然作出判断。
例10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标记的水,不久后发现植物
周围出现含18O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析 此题条件隐蔽,未明确说明植物周围出现的物
质为何物。但可以从题眼“主要来自”进行思考,“主
要”即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着眼点不在于能否产
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错因 就答案全面性而言,D形式最佳,且光合作用中
水的光解生成18O2,18O2又被呼吸作用利用生成C18O2,
故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导
返回
致误选。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案例1:用一首小诗展开我的教学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 王玲

高三的复习紧张忙碌,尤其是二轮复习时间紧,学生的压力
比较大、情绪容易受到低落;再加上受生物的课程地位的影响,
一般生物课都在下午,多数都在第一节课,由于我们的学生不
住校,好多学生中午无法休息,下午的第一节课大家都昏昏欲
睡,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
是我一直都在考虑的问题。下面是我的一节课的设计思路。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基础
(一)导入:

最近我读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现在请我们班朗
诵最好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朗读一遍。同时将诗的内容
用ppt展示。学生上台给大家朗诵如下诗歌:
(其实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边听边笑,
心情自然就开朗了,哈欠连天的瞌睡虫跑了很多)

爱到细胞深处
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 / 你来到我的面前 / 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 / 冥冥
中把你我相连
你的目光如水 / 浸润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 你的声音如糖 / 让我拥有了无尽
的能量
每一刻 / 我都在想念你苏丹III般的容颜 / 我的思念已进入每一个核苷酸
我的DNA充斥着你的信息 / 你已经控制了我所有的蛋白质 / 我无法逃避
就算构成细胞膜的磷脂 / 你也可以轻易穿透 / 对你的爱在自由扩散 / 不
需要任何的能量和载体
你是细胞核 / 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 / 你是线粒体/ 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
你是叶绿体 / 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 / 你是溶酶体 / 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

其实 / 你就是核糖体 / 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 / 你就是内质网 / 把
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
你就是高尔基体 / 包裹了我 / 又把我轻易的放弃
为什么 / 我还是那么爱你 / 因为我希望
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 / 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 / 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
因为我感到 / 我们像两分子葡萄糖 / 条件成熟就能合并成麦芽糖
因为我清楚 / 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 / 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

(二)教学过程
教师:其实细胞的组成物质以及结构和功能相对简单,但是
比较枯燥繁琐,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生物
学知识呢?
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6-7人,小组成员之间
互相讨论诗歌中的内容所讲的是什么?同时完成学案内容
(学案内容大致如下):
1. 组成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大量、微量元素是?
2. 细胞中化合物有那些?其中每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功
能如何?(其中重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氨基
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何?
3.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哪些?结构、功能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有10-15分钟的时间互相讨论,相互提问完
成所提的问题,其中对于每个学生自己没有掌握好的部分,
学生可以重点回顾课本,重点掌握。

教师: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后,我想大家对于细胞的“爱”,
应该有了系统而细致的掌握,下面我们实行计时比赛,看哪组同
学在最短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ppt 展示问题:
1. 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重要元素?
2. 水的功能?
3.氨基酸种类?结构通式?脱水缩合过程?肽链数、氨基酸数、
肽键数之间的关系?
4.蛋白质功能?
5.核酸种类和功能?
6. 举出三种以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以上每个问题,学生采取抢答的办法来回答,前面的同学可
以随机挑选自己喜欢回答的问题。对于回答积极的学生给予及时
的表扬和肯定,下课前评出回答最积极的小组和个人。

(三)巩固练习:(略)
(四)总结:(略)
设计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都
属于记忆层次的要求,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掌握的
时候总是会有部分问题掌握不牢固,如果采取老师一个人带领
的家复习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兴趣,大多数学生总认为自己掌
握了而不积极参与,通过分组学生自己讨论提问复习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
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面
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高的新
课程理念。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进行合作,同
时通过评比优秀小组的方式让学生有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有
一种集体荣誉感,积极发言个人的评出,也让学生有竞争意识,
明白我们的社会都存在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加强
自己的竞争实力。

案例2:
分 布

细胞器的归纳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中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

结 构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 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复制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 分

含D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含RNA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色素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1)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2)结核杆菌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物被水解后能得到五种含氮碱基
(3)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4)酵母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而乳酸菌是消费者
(5)蝌蚪在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与溶酶体有关
(6)染色后,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同时可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方向
(7)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8)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9)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10)蓝藻细胞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1)大肠杆菌由于没有细胞核、中心体等结构,因此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模拟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病变的器官
(14)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酵母菌。
A 五项以下(含五项)
B 六项
C 七项
D 八项以上(含八项)